2021年北京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
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,京津冀三地稳中求进,区域经济稳步恢复,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。昨天,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2021年,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.6万亿元。其中北京、河北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,分别为40269.6亿元和40391.3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分别增长8.5%和6.5%;天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95.1亿元,增长6.6%。与2019年相比,京津冀三地GDP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.7%、3.9%和5.1%。
三地居民收入增速均达8%
春光正好,北京中德产业园里一片朝气蓬勃。作为首批落地产业园的“独角兽”企业代表,思灵机器人对6000平方米闲置厂房更新改造,开展智能力控机器人的生产、应用项目研发等,助力北京制造业提质增效。
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京津冀三地生产需求逐步恢复。生产领域中,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%,其中医药行业、电子行业贡献突出;津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.2%和4.9%,采矿业,制造业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大门类生产全面增长。服务业运行稳定,三地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5.7%、6.7%和7.7%,其中信息服务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从需求领域看,北京、天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.6%和22.5%,河北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2.8%。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.4%、5.2%和6.3%,金银珠宝、通讯器材、新能源汽车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三地民生保障有力有效。数据显示,北京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,各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调控目标5%以内;天津新增就业37.62万人,河北城镇新增就业92.51万人,均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。居民收入稳步增加,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5002元、47449元和29383元,分别比上年名义增长8%、8.2%和8.3%,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。
高精尖产业发展亮点突出
新兴动能增势良好,创新引领释放活力。在京津冀三地,高精尖产业加快成长,表现亮眼。
据统计,2021年,北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在2成以上,智能化产品生产加速,工业机器人产量在上年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,同比增长达到56%。天津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.9%和7.3%,明显快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,服务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、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.7倍、54.3%和53.2%。河北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加快5.4个百分点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.1个百分点,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八大行业实现全面增长。
三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。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,北京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由2017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。天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过9000家。河北创新平台增多变强,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、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超6000家,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、众创空间、星创天地127家。
北京科创资源辐射津冀
“北京研发、三河转化”,随着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北三县协同发展的推进,落户三河市的北京企业不断增多,北京的产业资源在三河市充分发挥带动作用,不断促进当地产业发展。
京津冀三地坚持优势互补,持续增强产业对接协作。数据显示,2021年京津转入河北单位5616个,其中法人单位3475个;京冀在津投资到位额1510.4亿元,占天津全部引进内资的比重超过4成。
北京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,全年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350.4亿元;天津滨海—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中,北京企业占1/3,北京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40%;廊坊三河市兴远高科等27家科创园入驻企业796家,其中京企占比达65%。
备受关注的“两翼”建设加快推进。据了解,由中心城区迁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企业数量自2017年起持续增长,2021年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新设市场主体2.2万户,创5年新高;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,共引进14所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,增加学位近3万个,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2021年12月正式开诊。雄安新区启动区、起步区加快建设,重点片区框架全面拉开,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.1%,保持全省领先,中国卫星网络集团、中国中化集团等央企落户雄安,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高科技项目也在加快落地。 本报记者 陈雪柠
关键词: